巴西“真实巴西”网站10月29日文章,原标题:巴西卢拉研究所访华学习消除贫困策略。巴西卢拉研究所前往中国,近距离了解中国如何成功消除贫困。卢拉研究所所长伊冯娜·席尔瓦(Ivonne Silva)和所长安娜·弗拉维亚·马尔克斯(Anna Flavia Marquez)访问了中国常住人口第三大省、人口近一亿的河南省。席尔瓦表示:“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密切观察中国如何成功消除极端贫困,以及哪些经验可以启发巴西的行动。”马尔克斯认为,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,以及随后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,对于确保经济增长惠及最贫困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中国在教育、卫生、科技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,标志着大幅度降低文盲率,优化农业灌溉方式和化肥使用,提高农业生产能力。数据显示,中国已成功使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。 “中国实施这些变革的规模和速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”席尔瓦评论道。卢拉研究所最担心的是中国政府发挥的强大作用。马克斯表示,中国脱贫事业的成功得益于社会政策、经济增长和直接惠及最贫困人口的项目之间的协调。 “中国成功地将基础设施建设、人才培训和地方发展结合起来,创造就业和收入。对我们来说,这让我们更容易制定满足每个地区具体需求的公共政策。”
卢拉研究所团队还走访了东坝头镇张庄村开封市兰考县、郑州市新密市超化镇皇姑寺村。每个村庄都将开发当地产品,将资源和劳动力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活动。一些村庄专注于家庭农业,而另一些村庄则专注于当地教育、商业,甚至乐器制作,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典范。在张庄村的街道上,新建的房屋、良好的公共交通、畅通的网络改变了居民的日常生活。中国的经验表明,公共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、人才培养相结合,可以创造就业、增加收入、增强自主权。这些经验将为巴西和拉丁美洲其他地区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。 (Author Bruno Falchi, translated by Xiao Pan)

推荐文章